日期:2025/10/23
来源: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以“源头创新、促进双转”为使命,聚焦重大疾病机理、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研发等方向开展基础和转化研究。研究院拥有一流的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药物研发公共技术平台,平台由细胞药物研发平台、大分子药物研发平台、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生物安全平台、实验动物平台和仪器共享平台6个不同功能互补平台组成,总面积18000平方米,一期仪器设备资产约1.8亿元。已获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安徽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证明》等资质许可,面向社会提供共享服务。
大健康研究院转移转化中心顶尖孵化器(生物医药领域)依托顶尖科研团队、公共技术平台、大健康种子基金、省市产业协会、医院临床研究等资源,与知名投资机构合作,为孵化企业提供研发合作支持、设备共享、市场资源接洽和投融资等服务,已引育近50家大健康领域企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和示范带动作用。
研究院常态化征集全球遴选联合攻关项目,遴选具有创新性、前瞻性、临床应用价值并与研究院进行联合攻关的转化项目,热忱欢迎全球优质企业申报!
联合攻关合作对象和项目类型
一、项目遴选方向
(一)创新药物类:新发现的疾病治疗靶点,新合成的靶向化合物,创新型大分子、细胞药物,创新的治疗药物组合,创新的药物制剂或递送方式等。
(二)医疗器械类:用于疾病防控、疾病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新型医疗器械等。
(三)疾病诊断制品类:新型的疾病体外诊断试剂,包括临床生化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和分子诊断试剂等。
(四)其他类:符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总体建设宗旨的其他项目。
二、项目分类
第一类项目:药械重大攻关项目
新药:以获取IND 批件或者完成研究者发起的临床医学研究(IIT)或者完成临床Ⅰ期、Ⅱ期、Ⅲ期为里程碑,覆盖临床前研究、工艺开发、安全性评价、注册申报、临床研究等关键环节。
医疗器械:以获得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为里程碑,覆盖产品设计与研发、工艺开发与生产、型式检验、临床评价、注册申报等环节。
优先支持纳入国家药监局优先审批通道、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的新药项目,及纳入国家药监局及省药监局优先审批通道的创新器械项目。
第二类项目:药械重点培育项目
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项目,项目需具备稳定的核心团队和一定的成长性,研发管线具备创新性和显著临床价值,并能够在1-3年内取得显著进展并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产业化前景明朗,并获得投资机构或产业资本投资。
三、项目合作主体
(一)申报药械重大攻关项目的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已经过至少2年的正常运营。
(二)申报药械重点培育项目的企业,需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已经过至少半年的正常运营。
项目遴选流程
一、材料提交
项目合作主体主要根据其研究基础及现有成果,按项目遴选要求,向研究院项目管理部门提交项目申报书和有关证明材料。
二、初筛
研究院对申报项目的必备条件、团队资质、已有研究基础等进行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可进入下一环节。
三、评审及论证
研究院相关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两轮评审及论证,项目评审结果分为A、B、C、D类。第一类药械重大攻关项目A类项目研究院投入经费不超过2000万元,B类项目研究院投入经费不超过1200万元,第二类药械重点培育项目A类项目研究院投入经费不超过500万,B类项目研究院投入经费不超过300万元,C、D类项目原则上不投入经费,但可入驻研究院孵化器。
四、终审
研究院相关部门将结合专家会评结果,报院务会审议确定最终项目论证结果。
五、 结果公示与签订协议
对通过审议的项目进行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期满后,研究院与项目方签订项目联合攻关协议或合作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文件。
支持政策
1、资金支持:入选第一类项目最高可获研究院2000万元经费投入,第二类项目最高可获研究院500万元经费投入,分阶段拨付。
2、联合攻关支持:提供科研团队、平台资源联合攻关合作支持,以及市场应用场景等资源服务。
3、基金投资:优先推荐至合肥产投大健康种子基金和合作投资机构。
4、场地支持:提供研究院孵化器最大1500平方米,12-36个月场地服务费减免政策。
5、政策支持:协助申请省市区相关政策,如人才、快速审评通道等,可享受科大硅谷系列政策。
遴选时间及联系方式
研究院全球遴选联合攻关项目采用滚动式征集,根据项目征集情况定期组织评审。
联系部门:成果转化与对外合作处
电话:0551-63661219
更多信息详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全球遴选联合攻关项目申报指南(修订)》
关于印发《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全球遴选联合攻关项目申报指南(修订)》的通知.pdf